婷婷已滿十個月了,

這一個月來因故看了各大醫院各大科, 並做了一些精密之檢查.  深深有個感觸, 覺得台灣雖然號稱醫療水準達到國際化, 但醫療體系還是延續數十年前的以 "醫科" 為中心來看病人.  疏不知 平常百姓何德何能知道自己應該看那一個醫院 & 掛那一科別.  國外大部份皆是以 "病症" 為

就以我為例, 

婷婷出生就有先天的 Coloboma, 首先:
1. 出生的醫院檢查不出來, 直說沒問題, 如不是我們心細, 硬是帶去多看幾間醫院可能就喪失了早療期.
2. 即使最後檢查出來是 "Coloboma", 醫生一樣兩手一攤, 這個無解, 一年 or 二年後再回來複檢, "無半點建樹"
3. 找了些國外的文獻及與國外醫院連絡, 才知道有一些其它的症狀需特別注意. (此為國內醫生不會告知的)
4. 國外醫院會安排其它科系的醫生及檢查, 以期提早知道有無其它的問題.  (以病人為中心)
5. 但在國內卻是自己想辦法 :
       i, 眼科 / 耳科 / 心臟科 / 小兒科 / 腎臟科 / 內分泌科 / 遺傳科.
      ii. 長庚 / 台大 / 馬階
      iii. 每個醫院 + 科系最少去二次.
      iv. 大部份的檢查無法排在同一天.
      v. 小朋友大部份需要吃鎮定劑, 辛苦了父母及小Baby.
     vi. 最少需要去 14 *2 = 28次  (勞民又傷財)

  眼科耳科心臟科小兒科腎臟科內分泌科遺傳科
長庚   
台大   
馬階 

6.  最後所有的報告, 並無統一單位可以幫我解答及提供建議, 我也只能找更多的資料, 自己判斷該怎麼進行另類教育.

結論是國內的醫療體系真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, 雖然各科的技術都已提升至國際水準.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oud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